首页 > 近义词

狂躁的近义词大全(35个)

共有 35 个狂躁的近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暴躁([bào zào]):性情急躁,容易发怒,情绪激动且难以控制。
  2. 烦躁([fán zào]):内心不安,情绪不稳定,常感到急切或不耐烦。
  3. 急躁([jí zào]):性情急切,缺乏耐心,容易因小事而生气。
  4. 浮躁([fú zào]):心神不宁,缺乏沉稳,行为或情绪显得轻率。
  5. 焦躁([jiāo zào]):内心焦虑不安,情绪紧绷,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状态。
  6. 狂暴([kuáng bào]):行为或情绪极度激烈,带有强烈的破坏性或攻击性。
  7. 狂怒([kuáng nù]):极端愤怒,情绪失控,常伴随激烈的言行。
  8. 暴怒([bào nù]):突然且强烈的愤怒,情绪爆发难以抑制。
  9. 盛怒([shèng nù]):极度的愤怒,情绪达到顶点,常表现为激烈反应。
  10. 激愤([jī fèn]):因强烈不满或不平而产生激烈的情绪反应。
  11. 恼怒([nǎo nù]):因不顺心或受到刺激而感到生气,情绪较为强烈。
  12. 愤怒([fèn nù]):强烈的不满情绪,通常由不公或冒犯引发。
  13. 火爆([huǒ bào]):脾气大,容易激动,情绪表现得非常激烈。
  14. 易怒([yì nù]):性格上容易被激怒,情绪波动较大。
  15. 狂热([kuáng rè]):情绪或行为极度兴奋,常表现出过分的激动或投入。
  16. 冲动([chōng dòng]):情绪或行为不受控制,容易在短时间内做出激烈反应。
  17. 暴烈([bào liè]):性情或行为极为激烈,常带有破坏性或攻击性。
  18. 激烈([jī liè]):情绪或态度非常强烈,表现得十分激动或尖锐。
  19. 亢奋([kàng fèn]):精神或情绪处于高度兴奋状态,难以平静。
  20. 激动([jī dòng]):情绪高涨或波动剧烈,常因外界刺激而表现强烈。
  21. 不安([bù ān]):内心无法平静,常伴随焦急或烦乱的情绪。
  22. 烦乱([fán luàn]):心情杂乱无序,情绪上显得急切或不稳定。
  23. 急切([jí qiè]):内心迫切,情绪上表现出不耐或紧张的状态。
  24. 狂乱([kuáng luàn]):情绪或行为极度混乱,失去正常的控制能力。
  25. 狂野([kuáng yě]):行为或情绪不受约束,表现出强烈的冲动或放纵。
  26. 暴跳([bào tiào]):因愤怒或激动而表现得极为激烈,甚至有失态之举。
  27. 怒气([nù qì]):内心充满不满或生气的情绪,常表现于言行之中。
  28. 气愤([qì fèn]):因受到不公平对待或刺激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。
  29. 恼火([nǎo huǒ]):因不顺心或小事而感到生气,情绪上较为激动。
  30. 发火([fā huǒ]):因不满或刺激而表现出强烈的生气情绪。
  31. 动怒([dòng nù]):因某些原因而生气,情绪上表现出不平静的状态。
  32. 光火([guāng huǒ]):因不顺心或受到挑衅而表现出愤怒的情绪。
  33. 暴躁不安([bào zào bù ān]):情绪极度不稳定,既急躁又不安,难以平静。
  34. 焦躁不安([jiāo zào bù ān]):内心焦虑且无法平静,情绪上显得非常急切。
  35. 烦躁不安([fán zào bù ān]):心情烦乱且不稳定,常常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。

狂躁的详细解释

狂躁(kuáng zào)指一种情绪极度亢奋、行为失控的精神状态。这种状态往往表现为过度兴奋、易怒不安、言语动作增多等症状,可能伴随思维奔逸和注意力涣散。

 

医学上狂躁常与双相情感障碍相关,是躁郁症的典型表现之一。患者处于狂躁发作期时,会表现出异常充沛的精力、睡眠需求减少,甚至出现挥霍无度、冒险行为等失控举动。

 

日常生活中狂躁也可形容人因压力或刺激产生的短暂亢奋状态。比如面临重大事件时的过度激动,或受到强烈刺激后的情绪爆发,都可能被描述为狂躁表现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狂躁与普通的兴奋不同,它往往伴随着明显的功能损害。无论是病理性还是情境性的狂躁,都可能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造成负面影响。

狂躁的出处

狂躁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