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疆蔽的反义词大全(34个)

共有 34 个疆蔽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开拓([kāi tuò]):指开辟新的领域或发展新的空间,与封闭隔绝的状态相反,体现出拓展和进取的意思。
  2. 开放([kāi fàng]):指解除限制,允许交流和接触,体现包容与接纳的态度。
  3. 通达([tōng dá]):指道路或信息的畅通无阻,也可指思想上的明晰和开阔。
  4. 畅通([chàng tōng]):指没有阻碍,事物或信息能够顺畅流动。
  5. 联通([lián tōng]):指不同区域或事物之间建立联系,彼此贯通。
  6. 贯通([guàn tōng]):指从头到尾连接起来,毫无阻隔,象征全面的沟通。
  7. 流通([liú tōng]):指事物能够在不同地方自由传递或交换,常用于经济或信息领域。
  8. 疏通([shū tōng]):指清除障碍,使之顺畅无阻,常用于渠道或关系的调整。
  9. 融通([róng tōng]):指不同事物或观念之间相互融合,达到和谐一致的状态。
  10. 通畅([tōng chàng]):指没有阻碍,事物运行顺畅,状态良好。
  11. 通融([tōng róng]):指在规则或限制上做出灵活调整,体现宽容与变通。
  12. 开朗([kāi lǎng]):指性格或心态上的豁达与乐观,与封闭狭隘相对。
  13. 宽广([kuān guǎng]):指空间或视野的广阔,也可形容心胸的开阔。
  14. 辽阔([liáo kuò]):指地域或视野的宽广无边,象征无拘无束的状态。
  15. 广博([guǎng bó]):指知识或见识的广泛与渊博,体现开放的心态。
  16. 拓展([tuò zhǎn]):指扩大范围或领域,积极向外延伸发展。
  17. 延展([yán zhǎn]):指事物向外伸展或扩展,常用于空间或概念上。
  18. 伸展([shēn zhǎn]):指事物向外扩展或舒展,体现不受限制的状态。
  19. 扩充([kuò chōng]):指增加内容或范围,使之更加宽广或丰富。
  20. 扩展([kuò zhǎn]):指范围或领域的扩大,常用于技术和空间等方面。
  21. 开阔([kāi kuò]):指空间或心胸的宽广,象征不受拘束的自由状态。
  22. 宽敞([kuān chǎng]):指空间的宽大舒适,没有拥挤或限制的感觉。
  23. 通晓([tōng xiǎo]):指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,体现知识的开阔。
  24. 明朗([míng lǎng]):指情况或前景的清晰明了,也可形容心情的舒畅。
  25. 豁达([huò dá]):指心胸宽广,不拘泥于小事,体现包容与开明。
  26. 宽容([kuān róng]):指对他人或不同意见的接纳与包容,与狭隘对立。
  27. 接纳([jiē nà]):指接受外来的事物或观点,体现开放的态度。
  28. 包容([bāo róng]):指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或事物,展现宽广的胸怀。
  29. 融汇([róng huì]):指将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融合在一起,形成整体。
  30. 汇通([huì tōng]):指不同事物或信息的交汇贯通,体现无障碍交流。
  31. 畅达([chàng dá]):指道路或信息的顺畅无阻,也可指目标的顺利实现。
  32. 无碍([wú ài]):指没有任何阻碍,事物运行自由顺畅。
  33. 顺畅([shùn chàng]):指事情进展顺利,没有阻碍或困难。
  34. 通顺([tōng shùn]):指事物运行或表达的流畅自然,没有阻滞。

疆蔽的详细解释

疆蔽(jiāng bì)是一个古汉语词汇,由疆和蔽两个单字组合而成。疆指边界、疆域,蔽则有遮挡、遮蔽之意。合在一起,疆蔽通常用来形容边疆地区的屏障或防御设施。

 

在古代文献中,疆蔽多用于描述国家边境的天然或人工屏障。比如山脉、关隘等地理特征,都可以被称为疆蔽。这些屏障既能阻挡外敌入侵,又能界定领土范围,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
 

随着语言演变,疆蔽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。现代汉语中较少见到这个词汇,但在研究古代军事或历史地理时,仍可能遇到疆蔽这个表述。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相关文献的内容。

疆蔽的出处

疆蔽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