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藐视的反义词大全(48个)

共有 48 个藐视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尊敬([zūn jìng]):表示对他人或事物怀有敬意和尊重的态度,体现出一种礼貌和重视的情感。
  2. 敬重([jìng zhòng]):指对某人或某物怀有深深的敬意,常用于表示对长辈或有德行者的态度。
  3. 仰慕([yǎng mù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崇拜和向往,通常带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之情。
  4. 崇敬([chóng jìng]):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怀有高度的敬意和崇拜,常用于形容对伟人或高尚品格的看法。
  5. 敬仰([jìng yǎ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怀有崇高的敬意和仰慕之情,常用于表达对杰出人物的感情。
  6. 看重([kàn zhòng]):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给予重视,认为其有价值或重要性。
  7. 器重([qì zhòng]):表示对某人的才能或品格非常重视,常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赏识。
  8. 尊重([zūn zhòng]):指对他人的人格、意见或权利表示认可和礼遇,体现平等和礼貌。
  9. 推崇([tuī chóng]):表示高度赞扬和推举,常用于对某人或某事物的认可和重视。
  10. 珍视([zhēn shì]):指对某事物或某人非常看重,视其为珍贵,带有珍惜的情感。
  11. 重视([zhòng shì]):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给予特别的关注,认为其具有重要意义。
  12. 敬佩([jìng pèi]):指对某人的品行、能力或成就表示由衷的钦佩和尊重。
  13. 爱戴([ài dài]):表示对某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和敬意,常用于描述对领导者或长者的态度。
  14. 推重([tuī zhòng]):指对某人或某物表示高度的重视和推举,常用于表达敬意。
  15. 叹服([tàn fú]):表示对某人的才华或成就感到惊叹和佩服,带有由衷的敬意。
  16. 敬服([jìng fú]):指对某人的品格或能力表示佩服和尊敬,常用于形容对优秀者的看法。
  17. 倾慕([qīng mù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深深的仰慕和喜爱之情,带有崇敬的意味。
  18. 崇拜([chóng bài]):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怀有极高的敬仰和迷恋,常用于表达对偶像或伟大人物的情感。
  19. 景仰([jǐng yǎ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仰慕和敬重,常用于形容对高尚品格或伟大事迹的看法。
  20. 礼敬([lǐ jìng]):指以礼节和尊重对待某人或某物,体现出一种庄重的态度。
  21. 尊崇([zūn chó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怀有极高的敬意和推崇,常用于正式场合。
  22. 珍重([zhēn zhòng]):指对某人或某物非常看重和珍惜,常带有深厚的情感。
  23. 敬畏([jìng wèi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既敬重又带有一种畏惧心理,常用于形容对权威或神圣事物的态度。
  24. 高看([gāo kàn]):指对某人或某物评价很高,认为其具有重要价值或地位。
  25. 仰望([yǎng wà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崇敬和向往,常用于形容对高远目标或杰出人物的感情。
  26. 推许([tuī xǔ]):指对某人或某物表示赞许和重视,常用于表达对才能或品德的认可。
  27. 敬慕([jìng mù]):表示对某人怀有敬意和仰慕,常用于形容对德高望重者的情感。
  28. 仰视([yǎng shì]):指以敬仰的目光看待某人或某物,常用于形容对地位或成就高于自己者的态度。
  29. 尊仰([zūn yǎ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崇敬和仰慕之情,常用于正式或庄重的语境。
  30. 敬爱([jìng ài]):指对某人既尊敬又喜爱,常用于形容对师长或亲人的感情。
  31. 高估([gāo gū]):指对某人或某物的价值或能力评价较高,带有重视的意味。
  32. 崇仰([chóng yǎ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崇高的敬意和仰慕,常用于形容对伟大人物或事迹的看法。
  33. 敬礼([jìng lǐ]):指以礼节表示对某人的尊重,常用于正式场合或对长者的态度。
  34. 尊奉([zūn fèng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敬意并加以奉行,常用于形容对传统或权威的遵从。
  35. 仰承([yǎng chéng]):指以敬仰的态度接受或承接某人或某物的教诲或恩惠。
  36. 推戴([tuī dài]):表示对某人高度推举和敬重,常用于形容对领导者或德高望重者的态度。
  37. 珍爱([zhēn ài]):指对某人或某物怀有深厚的喜爱和重视,常带有珍惜的情感。
  38. 高抬([gāo tái]):指对某人或某物给予较高的评价或地位,带有尊重的意味。
  39. 敬奉([jìng fèng]):表示以恭敬的态度供奉或对待某人或某物,常用于宗教或传统语境。
  40. 尊信([zūn xìn]):指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尊敬并信任,常用于形容对权威或教义的态度。
  41. 崇信([chóng xìn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崇敬并深信不疑,常用于形容对信仰或理念的坚持。
  42. 敬信([jìng xìn]):指以恭敬的态度相信或信奉某人或某物,常用于形容对教义或权威的遵从。
  43. 尊贵([zūn guì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高度的重视,认为其地位或价值极高。
  44. 推服([tuī fú]):指对某人的才能或品德表示佩服和推重,常用于形容对优秀者的态度。
  45. 仰服([yǎng fú]):表示对某人或某物怀有仰慕和佩服,常用于形容对高人一等者的情感。
  46. 顶礼膜拜([dǐng lǐ mó bài]):形容对某人或某物极度崇敬和膜拜,常用于宗教或对伟人的极高敬意。
  47. 五体投地([wǔ tǐ tóu dì]):指对某人或某物极度敬仰和佩服,常用于形容完全折服的态度。
  48. 肃然起敬([sù rán qǐ jìng]):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突然产生深深的敬意,常用于表达由衷的感动和尊重。

藐视的详细解释

藐视(miǎo shì)指以轻蔑、不屑的态度看待人或事物,带有居高临下的意味。这种行为往往表现出对他人的能力、地位或价值的否定,可能通过言语、表情或动作来传达。

 

当一个人藐视他人时,通常会流露出傲慢的神情,或是用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表达轻视。这种态度容易引发对方的不满甚至冲突,因为它直接伤害了被藐视者的自尊心。

 

在社会交往中,藐视往往被视为一种不礼貌的行为。即便是面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,保持基本的尊重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。过度藐视他人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藐视与正当的批评有所不同。批评是针对具体问题的理性分析,而藐视则是对人格的整体否定。在表达不同意见时,应当把握好分寸,避免让客观的批评变成主观的藐视

藐视的出处

藐视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