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放纵的反义词大全(50个)

共有 50 个放纵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克制([kè zhì]):指自我约束,控制自己的行为或情绪,不让其过度表现。
  2. 约束([yuē shù]):表示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加以限制,避免过度自由或随意。
  3. 节制([jié zhì]):指在行为或欲望上有所控制,避免过度或无度的表现。
  4. 收敛([shōu liǎn]):指在态度或行为上变得内敛,不再张扬或过度外露。
  5. 检点([jiǎn diǎn]):指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保持端正和得体。
  6. 自律([zì lǜ]):指通过自我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,保持纪律性。
  7. 谨严([jǐn yán]):指在行为或态度上非常严谨,不随便或放任。
  8. 慎重([shèn zhòng]):指做事或决策时小心谨慎,不轻易做出草率的举动。
  9. 拘谨([jū jǐn]):形容行为或态度上拘束而谨慎,不随便表现。
  10. 端正([duān zhèng]):指态度或行为上保持正直和规矩,不偏离规范。
  11. 严谨([yán jǐn]):指在做事或言行上非常认真和严格,不随意懈怠。
  12. 稳重([wěn zhòng]):指性格或行为上沉稳、谨慎,不轻率行事。
  13. 自持([zì chí]):指自我控制,保持冷静和稳妥的态度。
  14. 自制([zì zhì]):指依靠自身意志控制情绪或行为,不任性妄为。
  15. 收束([shōu shù]):指将散漫的行为或情绪加以控制,变得有条理。
  16. 严正([yán zhèng]):指态度或行为上严肃而端正,不轻浮或随意。
  17. 守矩([shǒu jǔ]):指遵守规矩和规范,不越界或随心所欲。
  18. 自警([zì jǐng]):指自我提醒和警示,保持清醒和谨慎的态度。
  19. 自省([zì xǐng]):指反思自己的行为,及时纠正不当之处。
  20. 自守([zì shǒu]):指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不轻易偏离正轨。
  21. 约制([yuē zhì]):指通过规则或自我要求来限制行为,保持适当的界限。
  22. 自束([zì shù]):指自我约束,不让行为或情绪失控。
  23. 自肃([zì sù]):指自我整肃,严格要求自己,保持端正的态度。
  24. 严守([yán shǒu]):指严格遵守规则或原则,不随意违反。
  25. 自约([zì yuē]):指自我约定和规范,限制自己的不当行为。
  26. 自检([zì jiǎn]):指自我检查和反省,确保言行符合规范。
  27. 谨慎([jǐn shèn]):指在做事或言谈中小心翼翼,避免轻率或失误。
  28. 自控([zì kòng]):指通过自身意志控制情绪或行为,保持稳定。
  29. 自戒([zì jiè]):指自我告诫,提醒自己遵守规则和底线。
  30. 自谨([zì jǐn]):指自我谨慎,注意言行,不随便行事。
  31. 约己([yuē jǐ]):指自我约束,严格要求自己,保持规范。
  32. 守正([shǒu zhèng]):指坚守正道,不偏离正确的原则和方向。
  33. 自正([zì zhèng]):指自我端正,纠正自己的偏差,保持得体。
  34. 持重([chí zhòng]):指在行为或决策上稳重谨慎,不轻举妄动。
  35. 自重([zì zhòng]):指注重自己的品行和言辞,保持庄重和得体。
  36. 克己([kè jǐ]):指严格要求自己,克服私欲,遵守规范。
  37. 守规([shǒu guī]):指遵守规则和制度,不随意越界或失范。
  38. 守制([shǒu zhì]):指遵守制度和约束,不随便行事。
  39. 守律([shǒu lǜ]):指严格遵守纪律和法律,保持行为规范。
  40. 守节([shǒu jié]):指坚守节操和原则,不因外因而动摇。
  41. 严整([yán zhěng]):指态度或行为上严肃整齐,不散漫或随意。
  42. 自理([zì lǐ]):指自我管理,合理安排自己的行为和事务。
  43. 自管([zì guǎn]):指自我管理,约束自己的言行,保持得当。
  44. 管束([guǎn shù]):指对行为加以管理和限制,避免失控或越界。
  45. 控制([kòng zhì]):指通过意志或手段限制行为或情绪,保持稳定。
  46. 抑止([yì zhǐ]):指抑制或阻止不当行为,使之不至于过度。
  47. 抑遏([yì è]):指压制或控制不良倾向,避免其发展或表现。
  48. 限制([xiàn zhì]):指通过规则或界限对行为加以约束,不让其随意。
  49. 规范([guī fàn]):指按照标准或规则行事,保持行为的合理性。
  50. 拘束([jū shù]):指在行为或态度上受到限制,不自由或随便。

放纵的详细解释

放纵(fàng zòng)指不加约束地放任自己的言行或欲望,通常带有消极含义。这种行为往往表现为对规则、道德或理性的无视,任由本能或情绪主导行动。

 

从心理学角度看,放纵可能源于对压力的逃避,或是长期压抑后的反弹。比如暴饮暴食、过度消费等行为,都是典型的放纵表现。这类行为虽然能带来短暂快感,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。

 

在社会层面,放纵可能破坏人际关系或公共秩序。父母对孩子过度溺爱是放纵,管理者对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也是放纵。这种放任态度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放纵与自由存在本质区别。真正的自由建立在自律基础上,而放纵则是放弃自我管理的表现。学会在合理范围内释放欲望,才是健康的处世之道。

放纵的出处

放纵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