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浩然正气的反义词大全(85个)

共有 85 个浩然正气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邪魔歪道(xié mó wāi dào):指不正当的、偏离正途的思想或行为,与高尚气节形成鲜明对比。
  2. 小人行径(xiǎo rén xíng jìng):形容卑劣、阴险的行为,缺乏正直和坦荡。
  3. 卑鄙无耻(bēi bǐ wú chǐ):形容人品低下,行为令人不齿,完全缺乏道德底线。
  4. 阴险狡诈(yīn xiǎn jiǎo zhà):指心机深重,手段不光明,充满欺骗和算计。
  5. 阿谀奉承(ē yú fèng chéng):指为了讨好他人而说违心的话,缺乏真诚和骨气。
  6. 趋炎附势(qū yán fù shì):形容巴结权贵、追逐名利,毫无独立人格和原则。
  7. 见利忘义(jiàn lì wàng yì):指为了个人利益而抛弃道义,缺乏高尚情操。
  8. 蝇营狗苟(yíng yíng gǒu gǒu):比喻为了小利而钻营,行为猥琐,毫无远大志向。
  9. 卑躬屈膝(bēi gōng qū xī):形容对人低声下气,丧失尊严和气节。
  10. 奴颜婢膝(nú yán bì xī):指像奴仆一样讨好他人,毫无自尊和独立精神。
  11. 苟且偷安(gǒu qiě tōu ān):指只求眼前的安逸,不顾长远大局,缺乏担当。
  12. 贪生怕死(tān shēng pà sǐ):形容只顾个人安危,缺乏勇气和牺牲精神。
  13. 背信弃义(bèi xìn qì yì):指违背承诺,抛弃道义,毫无忠诚可言。
  14. 忘恩负义(wàng ēn fù yì):指不记得别人的恩情,反而做出伤害对方的事。
  15. 自私自利(zì sī zì lì):只顾自己的利益,不考虑他人,缺乏宽广胸怀。
  16. 心胸狭窄(xīn xiōng xiá zhǎi):指气量小,不能容人,缺乏包容和大气。
  17. 鼠目寸光(shǔ mù cùn guāng):比喻眼光短浅,只看到眼前小利,缺乏远见。
  18. 唯利是图(wéi lì shì tú):指一切行动都以利益为导向,毫无道义可言。
  19. 两面三刀(liǎng miàn sān dāo):形容表里不一,阴险狡猾,缺乏真诚。
  20. 口是心非(kǒu shì xīn fēi):指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不同,虚伪不真。
  21. 阳奉阴违(yáng fèng yīn wéi):表面上服从,暗地里违背,行为不一致。
  22. 尔虞我诈(ěr yú wǒ zhà):形容人与人之间互相欺骗,充满算计和不信任。
  23. 勾心斗角(gōu xīn dòu jiǎo):指为了私利而互相倾轧,缺乏坦荡和合作精神。
  24. 明争暗斗(míng zhēng àn dòu):表面上争斗,暗地里也较量,充满矛盾和冲突。
  25. 见风使舵(jiàn fēng shǐ duò):比喻根据形势变化而改变态度,缺乏原则和立场。
  26. 墙头草态(qiáng tóu cǎo tài):形容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,毫无主见和坚定。
  27. 势利小人(shì lì xiǎo rén):指根据他人权势和地位来决定态度,缺乏真心。
  28. 阿附权贵(ē fù quán guì):指巴结有权有势的人,毫无独立人格。
  29. 溜须拍马(liū xū pāi mǎ):形容为了讨好上级或他人而极尽谄媚之能事。
  30. 逢迎拍马(féng yíng pāi mǎ):指用各种手段讨好他人,缺乏真诚和自尊。
  31. 无耻下流(wú chǐ xià liú):形容行为极其卑劣,毫无道德和底线。
  32. 卑劣不堪(bēi liè bù kān):指人品和行为极为低劣,让人无法忍受。
  33. 猥琐不堪(wěi suǒ bù kān):形容行为或态度让人感到不堪入目,缺乏风度。
  34. 邪恶卑鄙(xié è bēi bǐ):指内心充满恶意,行为极其不道德。
  35. 阴暗心理(yīn àn xīn lǐ):形容内心充满负面情绪,缺乏光明和正直。
  36. 狡黠诡诈(jiǎo xiá guǐ zhà):指狡猾且诡计多端,行为不光明磊落。
  37. 不仁不义(bù rén bù yì):指缺乏仁爱和道义,行为冷酷无情。
  38. 寡廉鲜耻(guǎ lián xiǎn chǐ):形容人不知廉耻,行为毫无底线。
  39. 无德无行(wú dé wú xíng):指既没有品德,也没有好的行为规范。
  40. 卑微懦弱(bēi wēi nuò ruò):形容地位低下且缺乏勇气,毫无担当精神。
  41. 猥琐胆小(wěi suǒ dǎn xiǎo):指行为举止让人不齿,同时缺乏胆量和气魄。
  42. 邪念丛生(xié niàn cóng shēng):指内心充满不正当的想法,缺乏纯正信念。
  43. 鬼鬼祟祟(guǐ guǐ suì suì):形容行为偷偷摸摸,不光明正大。
  44. 偷偷摸摸(tōu tōu mō mō):指做事不公开,行为遮遮掩掩,缺乏坦率。
  45. 藏头露尾(cáng tóu lù wěi):比喻做事不光明磊落,欲盖弥彰。
  46. 小肚鸡肠(xiǎo dù jī cháng):形容气量狭小,斤斤计较,缺乏宽容。
  47. 恶毒心肠(è dú xīn cháng):指内心充满恶意,对他人怀有歹毒念头。
  48. 刻薄寡恩(kè bó guǎ ēn):形容待人苛刻,缺乏恩情和仁慈。
  49. 冷酷无情(lěng kù wú qíng):指对人毫无感情,行为冷漠而残忍。
  50. 无情无义(wú qíng wú yì):形容缺乏感情和道义,对人冷漠无情。
  51. 阴谋诡计(yīn móu guǐ jì):指暗中策划不正当的手段,充满欺骗性。
  52. 恶贯满盈(è guàn mǎn yíng):形容罪恶累累,已经到了极点。
  53. 罪恶滔天(zuì è tāo tiān):指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,令人发指。
  54. 卑劣行径(bēi liè xíng jìng):指行为极其低劣,令人不齿。
  55. 无赖行径(wú lài xíng jìng):形容行为无耻且不讲道理,缺乏道德。
  56. 下作手段(xià zuò shǒu duàn):指使用低劣、不光彩的方法来达到目的。
  57. 不择手段(bù zé shǒu duàn):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方法,毫无底线。
  58. 卑劣伎俩(bēi liè jì liǎng):指使用低劣的手段或诡计,缺乏正直。
  59. 阴损伎俩(yīn sǔn jì liǎng):形容使用阴险而有害的手段,令人不齿。
  60. 恶俗不堪(è sú bù kān):指行为或态度极其低俗,让人难以忍受。
  61. 无耻伎俩(wú chǐ jì liǎng):形容手段极其下作,毫无廉耻之心。
  62. 卑鄙伎俩(bēi bǐ jì liǎng):指使用不光彩的手段,缺乏道德底线。
  63. 下流无耻(xià liú wú chǐ):形容行为极其低俗且毫无廉耻之心。
  64. 邪恶伎俩(xié è jì liǎng):指使用充满恶意的手段,令人厌恶。
  65. 阴毒手段(yīn dú shǒu duàn):形容手段极其歹毒,充满恶意和害人之心。
  66. 无耻之徒(wú chǐ zhī tú):指毫无廉耻的人,行为令人不齿。
  67. 卑鄙之徒(bēi bǐ zhī tú):形容人品极其低劣,行为不道德。
  68. 小人之心(xiǎo rén zhī xīn):指心胸狭窄,充满猜忌和恶意,缺乏宽容。
  69. 邪恶之徒(xié è zhī tú):形容内心充满恶意,行为极其不正。
  70. 阴险之徒(yīn xiǎn zhī tú):指心机深重,行为不光明,充满算计。
  71. 下流之辈(xià liú zhī bèi):指行为低俗、毫无廉耻的一类人。
  72. 无赖之辈(wú lài zhī bèi):形容不讲道理、行为无耻的一类人。
  73. 小人之辈(xiǎo rén zhī bèi):指品行卑劣、缺乏道义的一类人。
  74. 卑劣之辈(bēi liè zhī bèi):形容人品和行为极其低劣的一类人。
  75. 邪恶之辈(xié è zhī bèi):指内心和行为充满恶意的一类人。
  76. 阴险之辈(yīn xiǎn zhī bèi):形容心机深重、行为不光明的一类人。
  77. 无耻之辈(wú chǐ zhī bèi):指毫无廉耻、行为令人不齿的一类人。
  78. 猥琐之辈(wěi suǒ zhī bèi):形容行为猥琐、让人不齿的一类人。
  79. 卑鄙之流(bēi bǐ zhī liú):指人品低劣、行为不道德的一类人。
  80. 无耻之流(wú chǐ zhī liú):形容毫无廉耻、行为下作的一类人。
  81. 邪恶之流(xié è zhī liú):指内心和行为充满恶意的一类人。
  82. 阴险之流(yīn xiǎn zhī liú):形容心机深重、行为不光明的一类人。
  83. 下流之流(xià liú zhī liú):指行为低俗、毫无廉耻的一类人。
  84. 小人之流(xiǎo rén zhī liú):形容品行卑劣、缺乏道义的一类人。
  85. 卑劣之流(bēi liè zhī liú):指人品和行为极其低劣的一类人。

浩然正气的详细解释

浩然正气(hào rán zhèng qì)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精神概念,形容一种宏大刚直、光明磊落的精神气质。这种气质源于内心对道德与正义的坚定信念,体现为不受外界干扰、不为利益所动的品格力量。

 

孟子最早提出浩然正气这一概念,认为它是通过长期道德修养积累而成的精神境界。具备浩然正气的人,往往表现出威武不屈、贫贱不移的品格,在危难时刻能够坚守原则,在诱惑面前保持定力。

 

在中国历史上,许多仁人志士都以浩然正气著称。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歌颂这种精神,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也是浩然正气的典型体现。这种精神气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

在现代社会,浩然正气仍然具有重要价值。它提醒人们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正直品格,在面对不公时敢于坚持真理,在利益诱惑前守住道德底线。培养浩然正气,对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。

浩然正气的出处

浩然正气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