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息事宁人的反义词大全(33个)

共有 33 个息事宁人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针锋相对([zhēn fēng xiāng duì]):形容双方在态度或立场上完全对立,互不相让,争锋相对。
  2. 势不两立([shì bù liǎng lì]):指两种势力或立场无法共存,彼此对立,无法调和。
  3. 剑拔弩张([jiàn bá nǔ zhāng]):形容气氛紧张,双方如同拔剑张弓,随时可能爆发冲突。
  4. 水火不容([shuǐ huǒ bù róng]):比喻两种事物或两种人无法共存,彼此对立冲突。
  5. 争锋相对([zhēng fēng xiāng duì]):指双方在争论或对抗中毫不退让,彼此针锋相对。
  6. 互不相让([hù bù xiāng ràng]):形容双方在态度或行动上都不肯退步,彼此对立。
  7. 对立冲突([duì lì chōng tū]):指双方在立场或观点上完全对立,产生激烈的矛盾。
  8. 你死我活([nǐ sǐ wǒ huó]):形容斗争或冲突极为激烈,双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。
  9. 不共戴天([bù gòng dài tiān]):形容仇恨极深,双方无法共存,势同水火。
  10. 誓不两立([shì bù liǎng lì]):表示双方立场或态度完全对立,发誓绝不妥协。
  11. 以牙还牙([yǐ yá huán yá]):指以同样的方式回击对方,毫不退让,针锋相对。
  12. 以眼还眼([yǐ yǎn huán yǎn]):形容对对方的伤害或挑衅进行同等报复,互不退让。
  13. 争执不休([zhēng zhí bù xiū]):指双方在争论中互不妥协,持续争吵,无法达成一致。
  14. 争吵不休([zhēng chǎo bù xiū]):形容双方因意见不合而不断争吵,难以平息矛盾。
  15. 对抗到底([duì kàng dào dǐ]):指在冲突或对立中坚持到底,绝不妥协或退让。
  16. 寸步不让([cùn bù bù ràng]):形容在争论或对抗中态度强硬,丝毫不肯退让。
  17. 分庭抗礼([fēn tíng kàng lǐ]):比喻双方势均力敌,各自坚持立场,互相对抗。
  18. 各执一词([gè zhí yī cí]):指双方各持自己的说法或观点,互不退让,争执不下。
  19. 互不妥协([hù bù tuǒ xié]):形容双方在态度或立场上毫不让步,持续对立。
  20. 针尖对麦芒([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]):比喻双方态度尖锐,互相对抗,谁也不肯退让。
  21. 唇枪舌剑([chún qiāng shé jiàn]):形容辩论或争吵时言辞激烈,双方互不相让。
  22. 互相对峙([hù xiāng duì zhì]):指双方在立场或行动上形成对立,彼此僵持不下。
  23. 势同水火([shì tóng shuǐ huǒ]):比喻双方关系极为对立,无法调和,如同水火相克。
  24. 格格不入([gé gé bù rù]):形容双方在思想或行为上完全不合,难以共存。
  25. 争斗不休([zhēng dòu bù xiū]):指双方在冲突或争斗中持续对抗,无法平息。
  26. 互不退让([hù bù tuì ràng]):形容双方在争执或对抗中都不肯退步,持续对立。
  27. 针锋相向([zhēn fēng xiāng xiàng]):指双方态度尖锐,彼此对立,互不退让。
  28. 势不两存([shì bù liǎng cún]):指两种势力或立场无法同时存在,彼此对立冲突。
  29. 互相敌对([hù xiāng dí duì]):形容双方怀有敌意,彼此对立,关系紧张。
  30. 互不认同([hù bù rèn tóng]):指双方在观点或立场上无法达成一致,彼此对立。
  31. 挑起争端([tiǎo qǐ zhēng duān]):指主动引发矛盾或冲突,导致双方关系紧张。
  32. 制造矛盾([zhì zào máo dùn]):指通过言行引发对立或冲突,使双方关系恶化。
  33. 加剧冲突([jiā jù chōng tū]):指通过某些行为使双方的对立或矛盾进一步升级。

息事宁人的详细解释

息事宁人(xī shì níng rén)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,形容通过调解或让步来平息纠纷,使人们恢复安宁。这个词语通常用于形容在处理矛盾或冲突时,采取温和的方式避免事态扩大,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目的。

 

息事宁人的核心在于化解矛盾而非激化矛盾。它强调的不是争锋相对,而是以退为进,通过妥协或调解来缓和紧张局势。这种做法常见于家庭纠纷、邻里矛盾或职场冲突中,目的是减少对立,维护关系的和谐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息事宁人有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消极色彩。如果过度追求表面的和平,而忽视问题的根本解决,可能会导致矛盾积累,最终爆发更严重的冲突。因此,合理运用息事宁人的策略,需要在平息事态和解决问题之间找到平衡。

息事宁人的出处

息事宁人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