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凝结的反义词大全(35个)

共有 35 个凝结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融化([róng huà]):指固体因受热而变为液体,与固态聚集的状态相反。
  2. 溶解([róng jiě]):指物质在液体中分散并消失,体现一种从聚集到分散的过程。
  3. 消散([xiāo sàn]):指聚集的东西逐渐散开或消失,常用于描述气体或云雾的状态。
  4. 分散([fēn sàn]):指原本集中的事物向四周散开,失去聚集的状态。
  5. 挥发([huī fā]):指液体或固体变成气体散失到空气中,与聚集形成对比。
  6. 解冻([jiě dòng]):指冰雪或冻结物因温度升高而变成液体或松散状态。
  7. 松散([sōng sàn]):指结构或状态从紧密变为松弛或不集中。
  8. 离散([lí sàn]):指原本聚集的人或事物分开,呈现分散的状态。
  9. 消融([xiāo róng]):指冰雪等因受热而变成水,与固态聚集相反。
  10. 瓦解([wǎ jiě]):指组织或结构从紧密状态走向崩溃或分散。
  11. 分解([fēn jiě]):指整体拆分成部分,或物质从结合状态变为单独成分。
  12. 涣散([huàn sàn]):指集中状态消失,变得松散或不统一。
  13. 散开([sàn kāi]):指聚集的事物向四周扩散,不再集中。
  14. 解体([jiě tǐ]):指整体结构或组织破裂,分成多个部分。
  15. 消解([xiāo jiě]):指原本集中的力量或状态逐渐消失或化解。
  16. 分崩([fēn bēng]):指整体从集中状态走向分裂或崩溃。
  17. 溃散([kuì sàn]):指队伍或组织失去聚集状态,变得零散。
  18. 分化([fēn huà]):指整体从统一走向不同或分散的状态。
  19. 散失([sàn shī]):指原本聚集的东西逐渐消失或丢失。
  20. 解散([jiě sàn]):指组织或群体从集中状态走向分离或解体。
  21. 分拆([fēn chāi]):指整体被拆分成多个部分,失去原来的集中性。
  22. 流失([liú shī]):指原本集中的资源或力量逐渐消失或散失。
  23. 散乱([sàn luàn]):指事物从有序或集中状态变得杂乱无章。
  24. 离析([lí xī]):指混合或聚集的物质分离成不同成分。
  25. 分歧([fēn qí]):指意见或状态从统一走向不同或分散。
  26. 散布([sàn bù]):指事物从集中状态向四周扩散或分布。
  27. 分流([fēn liú]):指整体从集中状态被分成多个方向或部分。
  28. 离合([lí hé]):指事物在聚集与分散之间反复变化。
  29. 分张([fēn zhāng]):指原本集中的事物被分开或分散开。
  30. 消退([xiāo tuì]):指聚集的力量或状态逐渐减弱或消失。
  31. 流散([liú sàn]):指人群或事物从集中状态四处散开。
  32. 溃败([kuì bài]):指组织或队伍从聚集状态走向失败和分散。
  33. 消亡([xiāo wáng]):指事物或状态从存在走向消失或不复存在。
  34. 四散([sì sàn]):指事物或人群向四面八方散开,不再集中。
  35. 解离([jiě lí]):指物质或关系从结合状态走向分离。

凝结的详细解释

凝结(níng jié)指物质由气态或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。这种现象常见于自然界,如水蒸气遇冷后形成露珠或霜,就是典型的凝结现象。

 

从物理学角度看,凝结是物质相变的一种形式,需要释放热量才能完成。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,分子运动减缓,相互吸引力增强,最终形成有序排列的固体结构。

 

在汉语中,凝结也常被用来比喻抽象事物的聚集或固化。比如我们可以说智慧凝结成书籍,感情凝结为记忆。这种用法赋予了凝结更丰富的文化内涵。

 

需要注意的是,凝结与凝固虽然相似,但前者多用于气体变液体或固体,后者则特指液体变固体。这种细微差别体现了汉语词汇的精确性。

凝结的出处

凝结的例句(造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