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反义词

姿态的反义词大全(36个)

共有 36 个姿态的反义词,非常全面:

所有近义词的含义

  1. 态度([tài dù]):指一个人对待事物或他人的看法和行为方式,与某种表现形式相对,通常更偏向内在的想法而非外在表现。
  2. 神态([shén tài]):指人的面部表情或举止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,与外在形态的表现有区别,更注重情绪或心理的流露。
  3. 仪态([yí tài]):指人的举止和外在风度,通常用来形容行为举止是否得体或优雅,与某些特定形态有所不同。
  4. 形态([xíng tài]):指事物或人的外在形状或表现形式,强调具体的样子或结构,与某些特定行为方式相对。
  5. 风度([fēng dù]):指人的言谈举止所体现的气质和修养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是否从容大方,与某些外在表现形式有别。
  6. 气质([qì zhì]):指人内在的精神特质和外在表现的结合,通常体现为一种独特的气场,与某些具体动作或外形不同。
  7. 举止([jǔ zhǐ]):指人的行为动作和言谈方式,侧重于日常的具体表现,与某些特定的外在形式相对。
  8. 风采([fēng cǎi]):指人展现出的魅力和风范,通常用来形容令人印象深刻的气质或表现,与某些特定形态有区别。
  9. 风貌([fēng mào]):指人或事物的整体外在形象和精神面貌,常用于描述一种特有的气势或风格,与某些具体表现不同。
  10. 神情([shén qíng]):指人面部表情所流露出的情绪或内心状态,强调情感的外露,与某些外在形态的表现有别。
  11. 神色([shén sè]):指人脸上显现出的表情或情绪状态,通常反映内心的感受,与某些特定的外在形式相对。
  12. 表情([biǎo qíng]):指通过面部肌肉变化展现的情感或状态,侧重于脸部的情绪流露,与某些行为表现不同。
  13. 模样([mú yàng]):指人或事物的外在样子或形象,强调具体的形状或外表,与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有区别。
  14. 形象([xíng xiàng]):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象或整体印象,强调给人的直观感受,与某些具体动作表现相对。
  15. 外貌([wài mào]):指人的外在容貌或形体特征,侧重于表面特征,与某些内在或行为上的表现不同。
  16. 容貌([róng mào]):指人的面部长相或外在形象,强调脸部特征,与某些行为或动作上的表现有别。
  17. 样貌([yàng mào]):指人的外在长相或形态特征,通常用于描述具体的外表,与某些特定行为方式相对。
  18. 仪表([yí biǎo]):指人的外在形象和举止风度,强调整体气质和行为是否得体,与某些特定形态有区别。
  19. 气派([qì pài]):指人或事物展现出的气势或风范,常用于形容是否有气场或格局,与某些具体表现形式不同。
  20. 气度([qì dù]):指人的胸怀和气势,通常体现为是否从容大度,与某些外在的具体形态相对。
  21. 神采([shén cǎi]):指人精神面貌或眼神中流露出的活力和神韵,与某些具体的动作或外形表现有别。
  22. 风韵([fēng yùn]):指人或事物展现出的独特魅力或气质,常用于形容优雅或吸引人的特质,与某些形态不同。
  23. 气势([qì shì]):指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威势或力量感,强调整体的气场,与某些具体的形态或动作有区别。
  24. 风范([fēng fàn]):指人言行举止中体现出的典范气质或风格,常用于形容令人敬佩的特质,与某些表现形式不同。
  25. 格调([gé diào]):指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品味和风格,强调内在的层次感,与某些外在的具体形态相对。
  26. 品格([pǐn gé]):指人的道德品质和内在修养,通常体现为行为准则,与某些外在表现形式有区别。
  27. 风骨([fēng gǔ]):指人内在的精神气质和坚韧品性,常用于形容有气节的特质,与某些外在形态不同。
  28. 神韵([shén yùn]):指人或事物展现出的独特魅力和内在精神,强调深层次的美感,与某些具体形态有别。
  29. 气韵([qì yùn]):指人或事物流露出的气质和神采,常用于形容整体的和谐美感,与某些表现形式不同。
  30. 气概([qì gài]):指人展现出的豪迈气势或胆识,通常体现为精神上的力量感,与某些具体形态相对。
  31. 风格([fēng gé]):指人或事物特有的表现方式或特质,强调独特性,与某些具体的动作或形态有区别。
  32. 特质([tè zhì]):指人或事物固有的独特属性或特点,常用于描述本质上的不同,与某些外在表现相对。
  33. 神气([shén qì]):指人表现出的精神状态或气势,常用来形容是否自信或得意,与某些具体形态有别。
  34. 外形([wài xíng]):指人或事物的外部形态或轮廓,强调直观的外观特征,与某些行为上的表现不同。
  35. 形貌([xíng mào]):指人或事物的外在形态和样貌,侧重于具体的形状特征,与某些行为方式相对。
  36. 容颜([róng yán]):指人的面部长相或神采,常用于形容外表的美丑,与某些具体动作表现有区别。

姿态的详细解释

姿态(zī tài)指人或物体呈现出的样子、形态或态度。这个词既可以描述具体的身体动作和外形,也可以用来比喻抽象的精神状态或处事方式。

 

从具象层面看,姿态常用来形容人的肢体语言。挺拔的姿态显得精神抖擞,慵懒的姿态则显得散漫。舞蹈演员通过优美的姿态传递情感,雕塑作品则通过凝固的姿态展现艺术魅力。

 

在抽象意义上,姿态可以表示一个人的处世态度。高姿态意味着宽容大度,低姿态则显得谦逊低调。有时人们也会刻意摆出某种姿态来表达立场或达成某种目的。

 

自然界的万物也各有其姿态。青松的挺拔姿态象征坚韧,柳树的柔美姿态展现婀娜。观察不同事物的姿态,往往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。

姿态的出处

姿态的例句(造句)